葫芦岛海事局助力“以海强市” 服务“蓝色经济”新闻发布会
时间地点:2024年12月10日 葫芦岛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葫芦岛海事局
发 布 人:葫芦岛海事局副局长于敬元、船舶监督处处长张国辉、通航管理处处长王冠、绥中海事处处长任艳杰
主 持 人: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 王冲
文字实录
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王冲: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高兴邀请到葫芦岛海事局副局长于敬元先生向大家介绍葫芦岛海事局助力“以海强市”,服务“蓝色经济”有关情况。同时,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船舶监督处处长张国辉先生、通航管理处处长王冠先生、绥中海事处处长任艳杰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于敬元副局长介绍情况。
葫芦岛海事局副局长于敬元:
各位来宾、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代表葫芦岛海事局向大家介绍一下2024年我局助力葫芦岛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葫芦岛海事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重大意义的认识,认真落实省、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及辽宁海事局党组关于落实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重要部署和要求上来,主动发挥在港口服务、技术、设备、信息等方面优势,在保障海上交通安全、海上搜救,促进海洋开发持续发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葫芦岛篇章、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海事力量。
一、坚持“双共”理念,服务大局精准务实
锚定全市“百日攻坚”重点项目,强化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共享共治,增强政、企、社、民不同主体间合作,助力葫芦岛市实现全面振兴发展新突破。一是为打造“核”动力注入新动能。2023年徐大堡核电站水路运输通道打通以来,葫芦岛海事局出台了一系列管理举措,确保项目加快推进,今年徐大堡核电专用码头迎来运输小高峰,共保障包含核电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等重要部件20批次大件设备安全运输。二是持续做好辽宁省第一宗海砂“两权”市场化出让项目监管与服务,有力推动央地企合作。构建KT1水域平安施工共同体,针对KT1海砂开采项目的特点,做好船舶现场作业安全监管工作,有力保障海砂开采项目。三是切实做好能源物资水路运输保障工作,不断加强水上能源物资运输“四项治理”,多年来累计安全保障原油海运外输量约1.7亿吨。联合交通运输部部属唯一的“大连危险货物运输研究中心”开展共享共治信息数据的应用转化工作,开展近海供应船隔离积载判定程序的研发,以海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服务海上石油开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坚持绿色为底,打造海域生态名片
聚焦海洋生态保护,高位推进海洋生态环境整治。进一步扛起“主角”担当,切实履行管理职责,持续抓好船舶污染防治工作不放松。组织辖区港口、码头、清污单位等开展船舶污染应急演练,以此检验各搜救成员单位海上搜救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提升辖区水上应急处置实战水平。加强辖区船舶污染清除单位监督检查工作,并及时公布监督检查情况。认真开展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报告、月度备案等网上核查。截至目前本年度开展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现场检查142艘次。严格落实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合监管制度,充分利用“海事之眼”微信小程序,着重加强锚地及夜间船舶污染物接收监管,切实推进“船-港-城”全过程闭环管理。开展船舶燃油硫含量抽查以及供油单位监督检查,完善船舶燃油消耗数据收集和验证工作,强化船舶排放控制区管控,截至目前本年度实施燃油质量检测235艘次,船舶生活污水检测13艘次,持续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
三、坚持政企协同,推动文旅纵深发展
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积极助力水上文旅产业健康发展,擦亮水上游葫芦岛名片。发挥海事优势,助力打造“觉华岛”文旅综合区。主动走访兴城市文旅集团,拓展合作领域,进一步加强政企之间协同合作。开展“我们一起去看海”主题宣传活动,联合多部门制定陆岛运输周密服务保障方案,助力“乐享海岛时光,尽赏觉华美景”欢乐跑等特色文旅项目。进一步强化水上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工作,组织辖区船公司、旅游船艇经营人和涉水工程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安全协调会,开展陆岛运输船舶和小型快艇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2024年(截至11月1日)共保障9644艘次陆岛运输船舶和731833人次旅客安全进出港。
四、坚持安全底线,助力交通提质增效
立足葫芦岛市“辽西走廊”区位特征,稳步推进锦州、葫芦岛海域水上交通组织一体化建设,努力提升区域水上交通本质安全水平和通航资源利用率。强化与锦州、秦皇岛两地海事、农业农村、航海保障部门的信息互通和工作协同,逐步完善《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及设备共享共用协议》《净海专项行动协作机制》《辽西水上安全管理合作协议》等多项协议机制,建设重点时段联合应急专班,开展跨辖区海上联合巡航执法、航保设施运行维护专项巡查、海上搜救应急综合演习等多项联合行动。扎实开展“商渔共治”工作,联合葫芦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制定《海事渔政联合应急值班方案(试行)》,推进“12395”海上搜救与“95166”渔业应急值守平台的联动。辽西海域“一体两翼”区域协同综合保障格局初步搭建。
五、坚持创新引领,持续输出便民举措
围绕加快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总体要求,聚焦海事领域政务服务,坚持高位推进,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全面推进“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以及海事政务领域的“容缺受理”等便民利民举措,组织辖区港航企业及行政相对人开展《海事政务服务指南(2024年)》宣贯工作。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广“海事通APP”,现场“一对一”指导应用,推动海事业务由“线下办”向“线上办”转移、从“纸上办”向“指上办”转变。深挖“单一窗口”潜能,在受理船舶登记材料时,采取电话预约、延时服务、专人帮办等服务方式,推进“并联办理”“绿色通道”“告知承诺制”等多项服务举措,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缩短办证时限。
朋友们,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海事部门将立足本职,继续服务葫芦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全面贯彻落实葫芦岛市委市政府和辽宁海事局党组的部署要求,不折不扣执行到位,在助力开创海事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展现出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王冲:
谢谢于敬元副局长。下面,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媒体机构。
葫芦岛新闻网:
任处长您好,我们注意到,您刚才提到安全保障原油海运外输量约1.7亿吨,请问能否简要介绍下我市海上原油外输具体情况?
绥中海事处处长任艳杰:
地处葫芦岛市绥中县的中海油绥中36-1原油处理厂是亚洲最大原油处理集输处理厂,自2000年11月建成投产以来,葫芦岛海事局累计保障原油能源物资船舶安全运输5800余艘次、原油海运外输量约1.7亿吨。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和经济发展需求,中海油原油产量逐年增长。近年来,葫芦岛海事局以“四个强化”为着力点,积极做好中海油原油能源物资运输安全监管和服务保障工作。
一是强化安全监管。加强对岸基设备的巡视巡查,加大对船舶设备的检查;细致做好船载危险货物审批工作;走访航运公司开展安全宣贯,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织港口码头和船舶开展应急训练、操作演练,强化船员安全意识。
二是强化监测分析。构建葫芦岛绥中重点海域多元立体化监测模式,加强信息化系统使用,通过智慧海事监管平台应用,强化动态执法、交通组织,对预到港船舶进行动态监视,对在港船舶进行动态监管,主动作为,及时调度指挥船舶。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持续畅通“绿色通道”,积极落实优先审批、优先引航、优先锚泊、优先靠离泊“四优先”服务保障举措。准确掌握原油产能和库存情况以及外输需求,主动协调引航、海洋和拖轮公司等部门,及时清理碍航船舶,保持通航环境良好,保障能源物资运输顺利进行。
四是强化预防预警。通过电话、甚高频、微信及时转发气象海况预警信息,对船舶进行点调和安全提醒,加大对船舶防抗大风等极端天气防抗措施的检查,及时采取禁限航交通管制,保证船舶安全。
葫芦岛海事部门将不断优化服务保障举措,继续为原油等重点能源物资运输畅通、地方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海事力量。
葫芦岛日报记者:
今年年初,锦州港与葫芦岛港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锦葫海域海洋开发利用和港口经济发展不断加速。请问海事局在应对水上交通发展新形势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葫芦岛海事局副局长于敬元:
葫芦岛、锦州两市位于辽西走廊重要节点位置,均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渤海翼重要港口城市。葫芦岛海事局围绕完善共享共治合作、锦葫水上交通秩序一体化管控、联合动态执法、联动交通组织、应急力量共享机制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力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今年四月,锦葫两地海事和渔政等四家单位成立辽西地区一体化海上交通组织区域“党建联盟”,构建“共建组织、共抓队伍、共享资源、共谋发展”的共享共治新格局。在联盟框架下开展锦葫海域海上搜救桌面推演,检验锦葫海域海上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各成员单位间的协同配合。开展海上联合巡航执法行动,充分发挥全要素水上“大交管”的指挥协调作用,通过“电子巡航+海上巡航+陆域巡视”多维巡航手段,对巡航水域进行陆海空立体巡查;举办“2024锦葫海域海上搜救综合演练”,开展实战大练兵,出动船艇21艘、救援直升机及无人机8架,参演人员共计160余人。辽西地区一体化海上交通组织区域“党建联盟”成立以来,累计开展船舶交通组织6800余艘次,海上巡航执法100余次。为持续完善锦葫海域相关协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海上搜救和防污染应急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辽宁日报记者:
我市海洋渔业资源优势突出,众多渔船从事耕海牧渔作业。随着港口水域交通日益繁忙,为防范化解商渔船碰撞风险,海事局具体实施了哪些举措?
通航管理处处长王冠:
为推进涉海涉渔领域安全生产系统治理,防范化解商渔船碰撞风险,葫芦岛海事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将遏制商渔船碰撞事故的关口前移至重点人群、重点船舶、重点水域,全力推进安全综合治理和本质安全提升。
一是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共治合力。联合市海洋与渔业局共同印发葫芦岛辖区“商渔共治2024”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商渔共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分工,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高效、有序地开展“商渔共治”专项工作。
二是强化人员宣教,提升安全意识。休渔期联合渔政部门开展送安全知识进渔村、渔港活动,商渔船长面对面、防范商渔碰撞安全知识培训等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利用VTS自动语音广播系统向辖区船舶定时播发防范商渔船碰撞安全提醒信息。
三是强化应急准备,提高搜救水平。探索实施联合搜救应急值班值守。我局加强与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沟通协作,联合制定《海事渔政联合应急值班方案(试行)》,分别选派骨干力量到对方指挥中心开展联合应急值班工作。有力推进“12395”海上搜救与“95166”渔业应急值守平台的联动。
四是强化基层治理,消除事故隐患。休渔期结束后,组织开展“陆海空”立体巡航高质量开展“护渔”专项行动,为渔船安全出海保驾护航。船舶交管中心开设专台,执法人员通过VTS、AIS、智慧海事系统等方式加强对水域通航秩序的监控。联合渔政部门,在渔船集中进出的渔港外现场驻守护航,引导渔船安全有序出港。协调直升机和无人机,沿岸线开展重点水域空中巡航,各单位之间密切配合,全力护航“开渔季”水上交通安全。
葫芦岛广播电视台记者: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船员队伍。请问在船员队伍建设方面今年海事局做了哪些工作?
船舶监督处处长张国辉:
为进一步加强高质量船员队伍建设,推进地方船员市场高质量发展,葫芦岛海事局积极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船员培训质量提升年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及辽宁海事局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船员培训质量提升年行动的通知要求,结合辖区实际,以“四个注重”扎实推进船员培训质量提升年活动。
一是注重组织。成立船员培训质量提升年专项工作组,明确岗位职责,以推进船员培训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以提高培训机构的管理水平和主责意识、推动船员培训行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提升船员综合素质,特别是履职适任和实践操作能力为行动目标,全面启动船员培训质量提升年各项活动。
二是注重宣传。通过组织召开船员培训质量提升年宣贯会,部署葫芦岛海事局船员培训质量提升年实施工作的年度安排,强调船员培训和船员管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规范性,督促培训机构切实有效履行安全、经营和培训主体责任。
三是注重指导。根据工作部署安排,前期工作重点指导培训机构自查,要求辖区船员培训机构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设施设备管理和使用、规范船员培训招生等10项内容全面自查,督促培训机构在安全管理、培训教学、健全资质等方面履行法定义务,强化自我管理。
四是注重成效。对辖区2家培训机构开展监督检查,通过现场核查、查询档案等方式对教学场地设备、教学人员管理、教学计划落实、学员管理、质量体系运行等方面进行逐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缺陷现场通报培训机构,明确整改时限。检查期间,通过走进课堂、推进“警示教育第一讲”、职业导师引航等专题活动,积极推进船员培训质量提升年活动取得实效,确保地方船员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王冲:
今天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发布人对相关情况的介绍,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本场发布会的关注和支持,请大家作好新闻报道工作,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