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 正文

关于印发葫芦岛市2024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葫政办公开〔2024〕10号

时间:2024-07-22来源:葫芦岛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分享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是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执行力的重要手段。2024年是葫芦岛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是深化政务公开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围绕振兴发展大局高质量做好信息公开

  1.强化全市重点工作信息公开。围绕全市打造“六个城市”定位、推进“一通道六基地”和“千百亿”产业集群建设、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果,依托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平台,积极主动与新闻媒体协同联动,做好相关政府信息公开、政策解读回应、政策发布服务等工作,助力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

  2.强化营商环境建设信息公开。进一步做好优化营商环境专题专栏、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专题建设,积极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解读和发布。持续优化市政务服务网,更加注重服务事项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及时公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政策措施,推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3.统筹政务公开与风险防范工作。落实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责任,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按照保密、网信部门工作要求,依法对拟公开的信息内容进行保密审查,科学拟定信息公开方式范围。加强对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保护,定期清理过时、失效内容,做好公开后信息管理工作。

  二、优化政策服务助推政策落地见效

  4.加强政策集中发布。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统一要求,完善政府规章库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库建设,通过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和市政府各部门网站专栏,集中发布本级政府及部门现行有效的政策文件。

  5.坚持做好政策动态更新。建立健全现行有效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时归集和动态更新机制。根据行政规范性文件系统清理结果、新政策出台、条款修订等情况,及时更新政策文件信息。

  6.加强政策精准推送。依托市政务服务网,结合“一网通办”高频办事事项,利用大数据手段,探索开展重要政策及解读的线上精准推送。推行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产业园区等组织的长效协作机制,做好线下渠道接力推送。

  7.不断提升解读质效。坚持政策解读材料与政策文件同步起草、同步审签、同步发布“三同步”原则,实现重大政策解读率达到100%。严格执行我省《政策文件解读工作规范》,落实《葫芦岛市人民政府政策文件解读处理单》备案制度,解读材料要明确政策文件的背景依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关键词、涉及范围、执行标准、惠民利企举措、新旧政策差异等实质性内容,不得简单复制摘抄文件原文。

  8.持续开展多元化解读。坚持丰富解读方式,推广运用图表图解、动漫动画、视频访谈、媒体报道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解读,让群众看得懂、记得住、信得过、用得上,不断提升政策解读工作水平。

  9.强化政策咨询服务。推进政府网站与12345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方便社会公众进行线上咨询,文件制定单位要及时回应和解答相关问题。健全完善12345政务服务平台政策问答“知识库”,实现行业专家接听群众来电常态化,对咨询量较大的问题,形成常见问题解答清单,集中发布,方便企业群众查询。

  三、引导公众参与畅通政民互动渠道

  10.优化政策意见征集机制。探索建立企业公众参与政策制定工作机制,酝酿制定涉及企业群众利益的政策时,应通过调研座谈、听证会、问卷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方式,针对性开展政策需求征集,并将公众有效反馈体现到政策制定中。切实落实《辽宁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推进重大行政决策草案意见征集。意见征集应通过政府网站专栏、政务新媒体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发布。

  11.强化基层决策意见征集。县乡两级政府在开展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等工作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听取本地群众特别是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确保决策制定科学、符合实际。

  12.坚持开展“政务公开日”活动。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统筹部署,持续打响“5·15政务公开日”品牌,集中组织开展重要政策解读、12345诉求热线、政务开放日等线上线下主题活动,搭建好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四、夯实工作基础提升政务公开质效

  13.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公开前发布审查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制度,健全完善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持续提升信息公开质量。加强优化政策服务相关工作制度建设,强化政策酝酿、制定、发布、解读、推送、回应、兑现、评价等政策服务全流程管理,促进政策落地。

  14.完善主动公开事项目录编制。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工作部署,市县政府部门主动对接省政府部门编制的主动公开事项目录,根据法律、法规、规章有关规定,梳理编制本部门法定主动公开事项,逐项明确公开主体、方式、渠道、责任等要素,实行清单化管理,做到法定主动公开事项公开到位,其他事项审慎主动公开。

  15.持续优化法定主动公开栏目。市政府各部门根据主动公开事项目录,优化调整本部门网站法定主动公开栏目,逐步完善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应科学调整法定主动公开栏目,集中公开本级政府及部门法定主动公开信息。

  16.依法规范答复信息公开申请。严格依申请公开办理规范,完善办理流程,保障答复质效和办理时限。坚持主动服务,注重答复实效,提前与申请人做好沟通,依法准确回应信息获取需求。依托依申请办理系统平台加强信息共享,统筹协同办理,节约行政资源,提高依申请办理效率。

  17.强化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教育、卫生健康、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生态环境、公共交通等行业的市级主管部门和市国资委要切实履行主管职责,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规定制定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20〕50号)要求,督促指导公共企事业单位规范做好信息公开,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五、优化平台功能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18.规范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严格按照网信部门工作要求,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持续开展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日常监测和月度检查,健全完善政务新媒体备案和动态管理制度,确保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安全平稳运行。提升政府网站集约化效能,拓展政府网站功能定位,打造政策归集、政民互动优质平台。

  19.加快政府公报数字化进程。强化公报内容的需求导向,更好发挥政府公报的权威发布和标准文本功能,稳步扩大网络版政府公报使用范围,合理减少纸质版政府公报印发数量。

  20.坚决防治数字形式主义。没有开设需求的部门网站可整合至同级政府门户网站,没有力量维护的政务新媒体应予以关停。严格落实“一个单位原则上在同一平台只开设一个政务新媒体账号”要求,对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不高、原创信息占比少和利用率低的政务新媒体坚决进行清理整合。

  六、压实工作责任强化业务能力建设

  2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年内至少专题听取1次政务公开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保证人员力量,保障工作经费,健全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体系。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公室作为政务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

  22.加强指导培训。有计划组织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工作要求,把政务公开工作列入公务员培训科目,由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提高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政务公开知识培训层次,同时,各地区、各部门也要围绕专项工作开展专题业务工作培训,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人员采集、分析、管理、公开等方面的业务水平。

  23.强化绩效考核。坚持指导与监督并重,定期采取网上核查、实地检查等方式开展日常考核。根据年度重点工作,持续优化政务公开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家、省、市工作部署,结合具体工作任务,梳理形成本地区、本部门年度工作台账,逐项抓好落实,落实情况纳入我市政务公开绩效考核(考核权重为5%)。

  葫芦岛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7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责任编辑:刘芳 关闭窗口